在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,收费员不仅是服务窗口的形象代表,更是廉洁从业的重要防线。每天经手大量通行费,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,如何做到"常在河边走,就是不湿鞋",考验着每一位收费员的职业操守。
一辆辆货车驶过窗口,可能暗藏"特殊交易":司机递来的不只是通行卡,可能还有夹带的现金;绿通车辆查验时,可能遇到"塞红包求通融"的情况;熟人过站时,可能提出"行个方便"的请求。某收费站曾查处一起内外勾结案件,收费员因违规放行"人情车"受到严肃处理,这个案例时刻警醒着从业人员。
廉洁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层面。有的收费站创新开展"情景模拟课",让员工扮演司机和收费员,切身体会"第一次收礼"的心理变化;有的设立"廉洁文化墙",用身边人拒收贿赂的真实故事激励员工;还有的定期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,让"伸手必被捉"的观念深入人心。
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障。实行"双人复核"制度,确保每一笔异常交易都有据可查;推广电子支付,减少现金接触机会;运用大数据分析,智能识别异常放行记录。某省高速引入"阳光收费"系统,所有操作全程留痕,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。
一位从业十年的老收费员说得好:"收一次礼,可能毁掉一辈子清白。"在小小的收费岗亭里,守住廉洁就是守住职业尊严。当每一笔费用都清清楚楚,每一次放行都合规合法,收费员才能真正挺直腰杆,成为高速公路上最靓丽的廉洁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