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的风掠过田野,携着潮湿的水汽,将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个春天——谷雨,轻轻放在人间。《月令七十二候解》中言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雨读作去声,如雨我公田之雨。盖谷以此时播种,自上而下也。”这一场应时而至的雨,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,带着让万物拔节生长的力量,奏响了春之终章。
谷雨的雨,是细腻温柔的诗篇。不同于春雨初临时的羞涩,也不似夏雨的酣畅淋漓,它像一位心思玲珑的绣娘,手持丝线,将细密的雨丝轻柔地绣进大地的衣襟。雨滴落在新抽的嫩芽上,晶莹剔透,折射出五彩的光;滴在刚犁过的田垄间,与泥土融为一体,唤醒沉睡的种子;洒在静谧的池塘里,泛起圈圈涟漪,惊起一尾尾游鱼。被春雨浸润的土地,松软而湿润,仿佛在无声地召唤着农人:“播种的时机到了!”
农谚有云:“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。”在这雨水丰沛的时节,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。老农们戴着斗笠,挽起裤脚,将希望的种子埋进湿润的泥土,期待着来日的收获。播下的是种子,更是对生活的热忱与憧憬。茶树也在这场雨水中尽情舒展,吸收着天地精华,谷雨茶便在此时应运而生。新采的茶叶,芽叶肥硕,香气清幽,饮上一杯谷雨茶,唇齿留香,仿佛把整个春天的灵气都纳入了身体。
“谷雨三候”将时节的变化描绘得细致入微。一候萍始生,水面上渐渐生出浮萍,如绿色的绒毯,为池塘增添了一抹生机;二候鸣鸠拂其羽,布谷鸟出现,告诉人们播种的时候到了,它振动翅膀,似乎在催促着万物生长;三候戴胜降于桑,戴胜鸟出现,停在桑树上,预示着蚕宝宝即将长大,提醒人们准备好采桑养蚕。这些细微的变化,让人与自然的联系愈发紧密。
谷雨时节,民间的习俗也充满了趣味与温情。有些地方有“走谷雨”的习俗,人们走出家门,到田野中漫步,寓意与自然相融合,强身健体。还有“食香椿”的传统,谷雨前后的香椿,鲜嫩醇香,无论是炒鸡蛋,还是凉拌,都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,一口下去,满是春天的味道。
站在谷雨的时节里,回望春天,繁花虽已渐渐褪去,但新绿却愈发浓郁。这场雨,是春天最后的深情告白,它滋润着大地,孕育着希望,也让人们在忙碌与期待中,静静等待着夏日的蓬勃生机。